冬日寒风凛冽,棚内温暖如春,蜜蜂穿梭花丛授粉,工作人员忙碌装箱……北大荒集团各农(牧)场一座座温室大棚为本应“猫冬”的种植户奏响“冬闲”致富曲。近年来,北大荒集团牢固树立大食物观,积极发展设施农业,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,通过打造日光温室、植物工厂,不断拓宽农业生产空间,让种植户实现一季生产向多季生产、一季增收向四季增收转变。


同样在全域控制面积仅有7万余亩的安达畜牧场,从1995年起便利用地处哈大齐工业走廊腹地的地缘优势发展设施农业。棚室种植为畜牧场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,传说中能卖到每斤50元的“金瓜”——“十八里香”品牌香瓜就产自这里,仅棚室香瓜一项,年经济效益就达600万元左右。
为了让设施农业“更上一层楼”,今年,安达畜牧场把目标瞄向了素有“菌中之王”美誉且出了名的“难伺候”的羊肚菌。通过试种两栋棚共1.5亩羊肚菌,出菇量达到500余公斤,鲜菇市场收购价每公斤超过200元,效益达4.5万元。为改善设施水平,提高对羊肚菌生长环境的控制能力,畜牧场还在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电子技术开发研究所的指导下,对羊肚菌种植棚室设备进行智能化改造和升级。改造后,实现了种植管理的全程电子化、数字化,全种植环节数据信息的积累也为今后羊肚菌种植技术推广、面积扩大提供了借鉴和指导。找准了赛道、升级了技术、选对了模式。经过近30年的发展,安达畜牧场设施农业实现了从无到有、从弱小到壮大、从零散到连片,现已发展成拥有棚室445栋的规模化、专业化、标准化的设施农业园区。
沃土绵延,碧海无垠。随着棚室经济持续蓬勃发展,不仅为北大荒人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,更让北大荒现代设施农业项目高效运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