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龙虾生存温度1-35℃,适宜生长温度18-28℃,水温高于30℃小龙虾生长摄食大幅度降低,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下,养殖水体溶解氧降低,水质恶化等因素致使小龙虾机体免疫力下降,极易出现感冒、肠炎等应急并发症导致大量死亡。为保证寒地小龙虾安全生产,减少高温天气对小龙虾应激伤害,黑龙江省淡水鱼协同创新体系制定本应急预案。
一、高温对小龙虾的主要危害
1. 溶氧不足:水温升高导致水体溶解氧下降,溶解氧低于3毫克/升,易引发缺氧浮头甚至死亡。
2. 水质恶化:高温加速有机质分解,氨氮、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积累。
3. 应激反应:水温超过30℃可能导致小龙虾摄食减少、免疫力下降。
4. 病害暴发:高温高湿环境易滋生细菌(如弧菌)、寄生虫等。
二、预防措施(常态化管理)
1. 水位管理
高温季节时期虾稻共作模式下有虾沟田块,在不影响水稻生长情况下加深水位,无虾沟田块通过交换池水或加注井水调节;池塘养殖池水位升至1.2-1.5米,减缓水温上升。
2.增氧措施:检测养殖区域溶氧,池塘溶解氧达到5毫克/升时开启增氧机(建议24小时运行),虾稻共作必要时使用化学增氧剂(如高氧灵等)。
3.调节水质:低温期定期泼洒微生物制剂(EM菌、芽孢杆菌)分解有机废物。
4.遮阳降温:池塘、虾沟水面种植伊乐藻、水葫芦等水草,覆盖面积40-50%。
5. 投喂管理
调整投喂时间:清晨(5-6点)和傍晚(18-19点)投喂,避开高温。
减少投喂量:高温期减少30%-50%饲料量。
添加抗应激物质:饲料中拌入维生素C(1-2g/kg)、免疫多糖等。
6. 环境监控监测
每日监测:水温(早晚各1次)、溶解氧(保持≥4mg/L)、pH值(7.5-8.5)等水质指标。
预警机制:关注天气预报,气温连续超过30℃时启动应急响应。
三、应急处理措施
1.突发高温、缺氧处理
立刻增氧:全池泼洒增氧剂,增开备用增氧机。
换水降温,抽取低温地下水或清洁外源水(注意温差≤2℃),换水量不超过20%。减少刺激,全池泼洒矿物质维生素C或多糖类能量物质,并停止投喂。
2. 中毒处理
水质急救:更换清洁外源水,温差控制2℃以内,换水量同缺氧处理,同时使用安全解毒产品和微生态制剂调节水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