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好,欢迎访问五大连池市农村产权交易平台

用户登录 注册
管理员登录

服务热线

0456-6338668

扫码立即沟通

当前位置:

首页

>

新闻资讯

>

行业动态

>

正文

水稻二化螟发生趋势预报

据全省农作物病虫疫情监测点监测,结合越冬基数、气象等因素综合分析,预计今年我省水稻二化螟总体偏轻发生,局部地区个别地块中等发生。主要发生区为哈尔滨、绥化、齐齐哈尔、大庆、鸡西和佳木斯等市的部分县份,幼虫防治期为7月上旬~8月上旬。

预报依据:

1.越冬基数较低。据各地2024年冬前越冬基数调查,二化螟全省平均百秆活虫0.96头,分别低于去年和常年34.25%和69.03%;存活率为71.84%,较去年增加2.37个百分点,较常年减少3.71个百分点。

2.田间诱蛾量较少。截至7月3日,全省45个县份诱捕到二化螟成虫,与去年同期持平。全省布设的高空灯、自动虫情测报灯、性诱捕器等5614台二化螟监测设备,共有2807台诱捕到二化螟成虫,平均单台设备累计诱蛾量40.6头,较去年增加2.92%,较常年减少20.58%。各地性诱蛾峰多出现在6月15日~28日。五常、肇源、泰来、方正、延寿、宁安等部分县份田间已见幼虫危害。

3.气象条件无不利影响。气象预报,七月全省平均降水量较常年     多,平均气温较常年高,对二化螟发生无不利影响。

防治建议:

水稻二化螟是危害水稻的一种钻蛀性害虫,近年在我省的发生区域有向东、向北扩展趋势,因其幼虫钻蛀的特点,各地在防治中要抓住幼虫钻入茎秆前的关键时期,组织植保员及时做好成虫监测和幼虫危害调查,准确掌握田间发生动态,依据防治指标,科学指导防控,防止盲目打药,及时有效控制二化螟危害。

1.诱杀成虫。在二化螟成虫羽化前或初期,特别是上年危害白穗率达到1%以上的田块,要集中连片设置干式飞蛾性诱捕器监测和诱杀成虫,根据发生程度和田块情况,采取外密内疏的方式,平均1-2亩放置1个。也可在田间设置二化螟迷向袋或智能性信息素干扰器,减少成虫交配。

2.释放赤眼蜂寄生虫卵。在成虫始盛期开始,连续释放赤眼蜂2-3次,每次放蜂1万头/亩,两次放蜂间隔3-5天。

3.拔除虫伤株。田间发现二化螟危害造成枯鞘、枯心或白穗稻株时,及时拔除被害株并销毁,减少虫量,防止幼虫转株危害。

4.药剂防治幼虫。当二化螟田间危害枯鞘率达到1%时,要抓住卵孵化始盛期至高峰期及时施药防治,可选用短稳杆菌、苏云金杆菌(Bt.)、金龟子绿僵菌、球孢白僵菌、多杀霉素等生物药剂,或阿维菌素、乙基多杀菌素、甲维盐、杀虫单、杀虫双、杀螟丹、氯虫苯甲酰胺、四氯虫酰胺或甲氧虫酰肼等化学药剂喷雾防治。

全省二化螟诱蛾量分布图 ‍

田间白穗危害状 

二化螟幼虫